為有效管理氣候變遷風險,我們採用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(TCFD) 架構,揭露氣候風險及機會,並訂有相應的治理、策略、風險管理及指標和目標。
這些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可能對我們的營收、成本、資產價值等產生財務影響,相關內容請參閱本公司最新TCFD 報告書。
- TCFD 委員會工作小組

- 管理架構

-
步驟1--氣候議題蒐集
我們持續追蹤國際氣候風險報告、新聞媒體、國內外相關法規以及其他重大事件,蒐集並更新與營運相關的氣候議題,作為風險情境評估的基礎。
我們共列出10 類氣候轉型風險、10 類實體風險,以及2 類氣候機會,總計34 項氣候相關議題。 -
步驟2--風險與營運衝擊分析
依據發生的可能性、影響範圍、時間尺度( 區分短期5 年內、中期5-15 年及長期15 年以上) 以及對財務的衝擊程度,評估風險與分析營運衝擊。 -
步驟3--重大風險/ 機會確認
我們確認短期、中期及長期會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的氣候風險與機會。若某一風險或機會的潛在財務影響超過實
質性門檻( 新台幣1,600 萬元),即定義為重大議題。
我們鑑別出短期3 項重大轉型風險,以及1 項衍生的氣候機會。 -
步驟4--因應策略擬定
對於所辨識的重大氣候風險與機會,我們制定相對應的行動計畫,並持續監督執行進度。
- 實體風險
- 轉型風險
透過完整的情境分析,我們可以前瞻性地辨識氣候變遷所可能帶來的實體和轉型風險,採取因應措施,降低營運受到的負面影響,確保公司的永續經營與發展。

轉型/實體 風險 | 衝擊與潛在財務影響 | 因應策略 | 指標與目標 | 2023年成果 | 2025年目標 | 2030年目標 |
(政策與法律) 碳排放總量管制及碳稅、碳費徵收 |
經評估未有重大風險與潛在財務衝擊影響。 | 短期:逐步擴大盤查範疇,2023年底已完成母公司四個主要生產廠盤查及查證,規劃2026年完成母子公司盤查及查證。 | ||||
(政策與法律) 再生能源法規-重大機會 |
強制設置再生能源裝置達一定比例,如設置不足需投入資本支出。 | 短期:與廠商合作設置太陽能板,發電後售給台電。 | (+)太陽能板發電量 | 4,181仟度 | 4,300仟度 | 4,500仟度 |
(政策與法律) 外購電力價格調漲 |
經評估未有重大風險與潛在財務衝擊影響。 | 中期:擴大建置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進行節能改善,優先汰換耗電設備。 | ||||
(市場) 原物料成本波動-重大風險 |
直接營運成本 | 短期:掌握大宗行情變化,彈性調整採購時程以掌握未來價格,降低成本波動風險。 | 採歐美分散採購,庫存由1個月增加至2個月。 | |||
(立即性)缺水乾旱-重大風險 | 營收 | 短期:
|
(+)水資源回收再使用量 | 21,162公噸 | 17,000公噸 | 18,500公噸 |
(+)廢水回收率 | 11.01% | 16% | 18% | |||
(長期性)平均氣溫上升 | 經評估未有重大風險與潛在財務衝擊影響。 | 中期:
|
||||
(長期性)海平面上升 | 經評估未有重大風險與潛在財務衝擊影響。 | 中期:
|
- 氣候機會

氣候機會 | 財務影響 | 因應策略 | 指標與目標 | 2023年成果 | 2025年目標 | 2030年目標 |
自主擴大溫室氣體盤查範疇-重大機會 | 間接營運成本 | 短期:
|
(-)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| 1.61 kgCO2/仟元 | 1.89 kgCO2/仟元 | 1.65 kgCO2/仟元 |
碳足跡/碳標籤申請 | 經評估未有重大氣候機會與潛在財務衝擊影響。 | 中期:持續配合碳標籤/減碳標籤之相關流程,並增加驗證產品項數。 |
